close

辛亥革命(The 1911 Revolution of Ch  

                 (所有圖片轉載自BGG網站)  

 

「辛亥革命(The 1911 Revolution of China)」遊戲為2011年由臺灣國史館與臺灣2Plus工作室團隊所合作開發製作的新型策略圖盤遊戲。「辛亥革命」是以1911年的關鍵戰役「陽夏之戰」為主要背景,武昌起義成功後,革命軍接連克復漢口、漢陽,並控制武漢三鎮。同時,清廷也立即派兵南下鎮壓,雙方在漢口交鋒,展開長達四十餘日的戰役。玩家們分別扮演清軍及革命軍的指揮官,指揮兩大陣營。革命軍以堅守武漢三鎮為目標,清軍的目標則是鎮壓武漢革命軍。遊戲中玩家們須運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擬定最好的軍事戰略,才能獲得這場戰役的最後勝利。

 

遊戲內容物

 

遊戲圖板(1)

骰子3

步兵軍棋33(18個,藍15)

馬隊軍棋4(0個,藍4)

砲隊軍棋9(5個,藍4)

艦隊軍棋4(0個,藍4)

配置卡18

事件卡36(紅色背18張,藍色背18)

指揮標記15(7個,藍8)

其它標記27

戰鬥結果表2

地形提示卡1

 

辛亥革命(The 1911 Revolution of Ch  

 

遊戲人數

 

2

 

遊戲玩法

 

辛亥革命(The 1911 Revolution of Ch  

 

.遊戲圖板放平,2位玩家各選其所扮演陣營的指揮官角色,並拿取代表色的軍棋(紅色為革命軍,藍色為清軍)

 

.卡牌準備

 

(1)歷史模式

 

A.革命軍取1~5號配置卡,並依「革命軍起始位置」規定,將軍棋放置於圖板上指定處。清軍則依下列規定,將軍棋放置於圖板上指定處

 

兵種

步兵

馬隊

砲隊

艦隊

指定處

D-11I-15

K-16L-16

S-19

H-15J-16

P-12Q-13

 

B.革命軍再從剩餘的11~18號配置卡中,隨機抽取其中三張作為手牌;清軍則從6~10號配置卡中,隨機抽取其中五張作為手牌

 

C.革命軍使用12569101114151610張事件卡;清軍則使用1256791011141510張事件卡。雙方各自將這些事件卡正面朝上,按照編號順序疊放,編號1的事件在最上方,成為雙方玩家的「事件卡堆」

 

(2)隨機模式

 

A.將所有配置卡洗勻後,由革命軍先抽五張並打開,並按照「革命軍起始位置」規定,將軍棋放置於圖板上指定處。再由清軍抽五張並打開,並按照「清軍起始位置」規定,將軍棋放置於圖板上指定處。雙方並將此五張配置卡作為手牌,剩餘的軍棋則放置一旁備用

 

B.雙方各拿取己方使用的事件卡,並按照牌背左上角的「壹」、「貳」、「參」、「肆」時期標示分成四堆。然後從「壹」、「貳」的牌堆中各抽二張,「參」、「肆」的牌堆中各抽三張,總計各抽10張。雙方各自將這些事件卡依「壹」、「貳」、「參」、「肆」順序正面朝下,「壹」時期的事件在最上方,成為雙方玩家的「事件卡堆」

 

.標記準備

 

將「回合標記」置於圖板左上角的「回合數」量表最底下「壹」的位置,將「士氣標記」置於圖板左上角的「革命軍士氣值」量表紅「2」的位置,將四個「響應標記」置於圖板左上角的四項「響應值」量表「0」的位置。並將15個指揮標記放進布袋中備用,其餘標記則放置一旁備用

 

.一局遊戲進行十回合,每回合分成四個階段:

 

(1)執行事件

 

雙方玩家同時從己方的事件卡堆取出第一張,並執行卡牌上的「效果」說明。若雙方須同時執行事件卡「效果」時,由清軍玩家先執行。

 

(2)抽指揮標記

 

所抽指揮標記數量依各回合雙方行動點數而定,一個指揮標記代表執行一個行動點數:

 

回合數

1~2

3~4

5~7

8~10

當前時期

雙方行動點數

3

3

4

5

 

由任一玩家從布袋中抽出指揮標記,若抽到紅色標記,由革命軍執行;若抽到藍色標記,則由清軍執行。之後,再由任一玩家從布袋中抽出指揮標記,並根據所抽顏色代表執行行動。若被抽顏色代表不想執行行動,仍視為已用掉一個行動點數。若某一顏色已執行完規定行動點數,即使再抽到,亦無須執行。須再從布袋中抽出指揮標記,直到另一顏色亦執行完規定行動點數為止。所有指揮標記抽出不放回,待雙方皆執行完行動後再全數放回

 

(3)檢查響應值

 

革命軍玩家計算目前放置在控制點(紅框)的革命軍軍棋數量,並根據下表規則得到響應值點數,在四項中的其中一項,將響應標記往上移響應值增加點數的格數

 

控制點數量

1~3

4

5

6

7

8

9

得到響應值點數

0

1

擲三顆骰取最小點數

擲二顆骰取小的點數

擲一顆骰的點數

擲二顆骰取大的點數

6

 

當革命軍殲滅清軍軍棋時,玩家可根據當時「士氣標記」在「革命軍士氣值」格上的數字,得到等量的響應值點數,並加在四項中的其中一項。每項響應值的上限為十點,超過的點數不能加給其他項。

 

(4)移動回合標記

 

將「回合數」量表上的回合標記往上移一格,並檢查是否有任一玩家取得獲勝條件

 

.指揮行動

 

(1)指揮標記:可選擇其中一面執行或皆不執行

 

A.指揮地區

 

在決定武昌、漢口(包含漢水)、漢陽(包含漢水)其中一地為指揮地區後,玩家須選擇將該區每個己方「待命狀態」的軍棋執行一次行動或是將每個己方軍棋全轉為「待命狀態」。執行行動後的軍棋須轉為「耗損狀態」

 

B.額外效果

 

若出現士氣增減符號,則可將「革命軍士氣值」量表上的士氣標記往上或往下移動一格。若已至頂端或底端,則無須移動。若出現整頓文字,則可在行動前或行動後,將己方任一地區的一個軍棋轉為「待命狀態」。若整頓出現在指揮地區,可將己方任一地區的一個軍棋轉為「待命狀態」後立即執行一次行動,或是在軍棋執行一次行動後整頓為「待命狀態」

 

(2)軍棋狀態

 

當軍棋直立擺置在圖板上時,稱為「待命狀態」,可執行一次行動。當軍棋橫放在在圖板上時,稱為「耗損狀態」,無法執行行動,並在遭受「射擊」時,讓對方擲骰點數增加一點

 

.執行行動-移動

 

(1)各兵種移動格數規定及地形限制

 

兵種

步兵

馬隊

砲隊

艦隊

移動格數

1~3

(可發動白刃戰)

1~6

(可發動白刃戰)

1~2

1~3

地形限制

不能經過或停留在長江、漢水、湖泊或租界

不能經過或停留在長江、漢水、湖泊或租界

不能經過或停留在長江、漢水、湖泊或租界

僅能經過或停留在長江

 

(2)除了「白刃戰」外,每個格子只能放置一個軍棋。若移動過程中,周圍相鄰格有敵方軍棋,必須停止移動

 

(3)若軍棋移動前就與敵方軍棋相鄰,亦可選擇進入敵方軍棋所在位置進行「白刃戰」

 

(4)特殊移動-架設或拆除浮橋

 

若軍棋移動後所在位置與「漢水」格相鄰,便可在「漢水」格上架設或拆除一個「浮橋標記」。若軍棋未移動,亦可在其周圍的「漢水」格上架設或拆除一個「浮橋標記」,並將軍棋轉為「耗損狀態」。在同一個指揮標記的行動中,只能架設或拆除一個「浮橋標記」。在有浮橋標記的格子,形同平地,雙方軍棋都可通行

 

(5)特殊移動-租用民船

 

A.若軍棋移動後所在位置與「長江」格相鄰,便可在軍棋底下放置一個「民船標記」。附有民船標記的軍棋,移動時可選擇渡江,並直接移至長江對岸「最近的停留格」。若離開民船標記所在格子,便須將標記移除,軍棋渡江後不須轉為「耗損狀態」

 

B.渡江後不能停留「己方軍棋所在格子」、「與敵方軍棋相鄰的格子」、「租界」、「漢水」等四種。革命軍軍棋渡江時,若「過江路徑」上已有艦隊或是「過江路徑」與艦隊所在位置相鄰,則不能渡江。清軍軍棋在渡江時不受艦隊影響,並可忽略艦隊來計算「過江路徑」。在同一個指揮標記的行動中,可使用的「民船標記」數量不限

 

.執行行動-射擊

 

(1)欲進行射擊的攻擊方,須指定在一個「射擊距離」內距離最近的敵方軍棋為射擊目標,若距離一樣近則可任選一個為射擊目標

 

(2)由攻擊方擲二顆骰子進行「耗損檢定」。擲骰點數會受到「援助」、「地形」、「標記」及「被射擊的軍棋狀態」等因素而增減,將這些影響因素全部考慮後,計算出最後的擲骰點數

 

(3)援助規則

 

若被射擊的軍棋附近有己方軍棋,且都位於己方軍棋的射擊距離內,則每一個額外的己方軍棋皆可讓擲骰點數增加一點,軍棋無論是「待命狀態」或是「耗損狀態」皆可提供「援助」

 

(4)步兵不能射擊艦隊;用砲隊射擊艦隊時,步兵也不能提供援助點數

 

(5)根據射擊兵種的類別及加總後的擲骰點數,根據「戰鬥結果表」決定「無耗損」、「耗損」、「耗損並擊退一」、「耗損並擊退二」、「殲滅」等五種結果

 

革命軍(清軍)

射擊距離

點數8

點數9

點數10

點數11

點數12+

步兵

(移動3)

馬隊

(移動6)

二格

無耗損

耗損

耗損並且擊退一

耗損並且擊退二

殲滅

砲隊

(移動2)

艦隊

(移動3)

四格

耗損

耗損並且擊退一

耗損並且擊退二

殲滅

殲滅

 

(6)若結果為「無耗損」,維持現狀。若結果為「耗損」,須將被射擊的軍棋轉為「耗損狀態」。若結果為「耗損並擊退一()」,須將被射擊的軍棋轉為「耗損狀態」,並將被攻擊方的軍棋移至遠離攻擊方的軍棋一()格,但不可停留在「長江」、「漢水」、「湖泊」及有任何軍棋停留的格子,若無法找到停留格,只能移至圖板外,其結果視為「殲滅」。若結果為「殲滅」,須將被攻擊方的軍棋從圖板上移除

 

(7)革命軍在殲滅清軍軍棋時,玩家可根據當時「士氣標記」在「革命軍士氣值」格上的數字,得到等量的響應值點數,並加在四項中的其中一項。每項響應值的上限為十點,超過的點數不能加給其他項。

 

.執行行動-白刃戰

 

(1)由攻擊方擲二顆骰子進行「耗損檢定」,根據「戰鬥結果表」決定「被殲滅」、「無耗損」、「耗損並擊退一」、「殲滅」等四種結果

 

白刃戰

點數3-

點數7

點數8+

點數10+

步兵

被殲滅

無耗損

耗損並擊退一

殲滅

馬隊

被殲滅

耗損並擊退一

耗損並擊退一

殲滅

 

(2)進行「白刃戰」時,己方軍棋不能提供「援助」,亦不受「地形」及「標記」影響,只有「被攻擊的軍棋狀態」可能會增加擲骰點數一點

 

(3)若結果為「被殲滅」,須將攻擊方從圖板上移除。若結果為「無耗損」,須將攻擊方軍棋退回原本所在位置。若結果為「耗損並擊退一」,須將攻擊方停留在發生白刃戰的位置,並將被攻擊方的軍棋移至相鄰的任一位置。若結果為「殲滅」,須將攻擊方停留在發生白刃戰的位置,並將被攻擊方的軍棋從圖板上移除

 

(4)攻擊方不能對艦隊軍棋發動白刃戰,但可對位在租界周邊的軍棋發動白刃戰

 

.地形規則

 

名稱

識別提示

移動規則

影響擲骰效果

其他

平地

綠框

步兵、馬隊、砲隊可通行

控制點

旗幟圖示

步兵、馬隊、砲隊可通行

軍棋若被射擊

擲骰數減一

可增加響應值

市街

市街圖示

步兵、馬隊、砲隊可通行

軍棋若被射擊

擲骰數減一

山丘

山丘圖示

步兵、馬隊、砲隊可通行

軍棋若被射擊擲骰數減一

軍棋進行射擊擲骰數加一

租界

紫色區塊

不可通行

租界周邊

停火圖示

步兵、馬隊、砲隊或艦隊可通行

不可進行射擊及被射擊

不提供射擊援助

湖泊

白框

不可通行

長江

藍色區塊

僅艦隊可通行

非艦隊軍棋可租民船後通行

漢水

白色區塊

不可通行

非艦隊軍棋可設浮橋後通行

 

10.標記規則

 

(1)響應:當任一個標記移到響應值「10」的位置時,革命軍將可獲得獎勵

 

A.北方:策動獎勵。可立即將任一圖板上的清軍艦隊移出遊戲,若無艦隊則無效果

 

B.清軍:整軍獎勵。可在本回合的「移動回合標記」階段,將圖板上任一個指揮地區全部的革命軍軍棋轉為「待命狀態」

 

C.東南:補給獎勵。可立即拿取二個軍火標記放在「戰鬥結果表」上

 

D.西南:備戰獎勵。可立即拿取一個戰壕標記放置在任一革命軍軍棋底下

 

(2)戰壕:底下放置戰壕標記的軍棋被射擊時,擲骰點數減一。如果查表結果為「耗損」、「擊退」或「殲滅」等,一律改為移除戰壕標記。軍棋離開戰壕標記時,不會移除戰壕標記,可讓其它軍棋或敵軍軍棋使用,當戰壕標記都放在圖板時就不能拿取

 

(3)軍火:當革命軍持有此標記,只要執行射擊就會自動消耗一個標記,該次射擊的擲骰點數增加一點。「白刃戰」不消耗軍火標記,當軍火標記都放在「戰鬥結果表」時就不能拿取

 

(4)演說:當革命軍執行13號事件卡時,立即將此標記放在「戰鬥結果表」上,提示本回合內每次射擊擲骰點數均增加一點

 

(5)怠兵:當清軍執行2號事件卡時,立即將此標記放在「戰鬥結果表」上,提示本回合內每次射擊擲骰點數均減少一點

 

(6)援軍:當清軍執行6號事件卡時,立即將此標記放在「戰鬥結果表」上,提示本回合內每次射擊擲骰點數均增加一點

 

(7)機槍:當清軍執行1216號事件卡時,立即將此標記放在「戰鬥結果表」上,提示自本回合至遊戲結束時,每次步兵射擊的擲骰點數均增加一點,二個標記的效果可累加

 

(8)管退砲:當清軍執行17號事件卡時,立即將此標記放在「戰鬥結果表」上,提示自本回合至遊戲結束時,每次砲隊射擊的擲骰點數均增加二點

 

(9)廢墟:當清軍執行9號事件卡時,可將廢墟標記放在「漢口地區」上。此時,位於廢墟標記圖示七個格子上的革命軍軍棋,須全部轉為「耗損狀態」,其所覆蓋的地點地形圖示均失效,等同「平地」

 

11.援軍規則

 

(1)革命軍援軍

 

A.當革命軍抽出2710號事件卡時,可從手上打出一張配置卡,拿取一個步兵軍棋,並依「革命軍援軍位置」規定,將軍棋放置於圖板上指定處

 

B.若此時指定處已有軍棋,則將援軍軍棋放置於相鄰格子內,依此類推

 

(2)清軍援軍

 

A.當清軍抽出10131415號事件卡時,可從手上打出一張配置卡,並拿取配置卡上指定的援軍軍棋,其兵種與數量包括四個步兵、三個步兵及一個馬隊、三個步兵及一個砲隊、二個艦隊等四種組合

 

B.援軍數量受革命軍響應值的影響,並標示於配置卡下方。當某一項響應值達到規定點數以上時,清軍援軍將扣減一個軍棋,扣減的軍棋種類依卡片上的指示而定

 

C.若此時指定處已有軍棋,則將援軍軍棋放置於相鄰格子內,依此類推

 

12.勝負判定

 

(1)遊戲進行中,若四項響應值合計達35點以上,由革命軍玩家獲勝

 

(2)遊戲進入「肆」期時,若革命軍玩家在任一回合無法使任一項響應值增加,則視為清軍鎮壓革命成功,由清軍玩家獲勝

 

(3)當遊戲所有回合進行完畢,且四項響應值合計未達35點時,則視為清軍主動向革命軍表示停火議和,由清軍玩家獲勝

 

遊戲主題與機制

 

辛亥革命(The 1911 Revolution of Ch  

 

辛亥革命(The 1911 Revolution of China)遊戲訓練玩家們的應變取捨力及組織規劃力,屬於社會類的桌上遊戲。遊戲中所運用的機制包括「六邊形和標記物件」等,相當適合在朋友聚會場合中進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怪e紅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