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吳敏蘭:跨越語言障礙 上桌同玩交朋友

轉載自《中央通訊社》20150713

 

桌遊新聞60  

談到英語閱讀,擁有美國哈佛大學雙語教育碩士學位的吳敏蘭,是許多家長心中最有權威的代表,但這位哈佛碩士近日也成了桌遊玩家,開始玩桌遊、設計桌遊,並且進一步將桌遊融入自己創辦的補習班課程。

 

回憶從小玩過的桌遊,吳敏蘭發現桌遊不但幫助她快速與陌生人破冰、交朋友,她也透過桌遊學習知識、認識國家。

 

從小跟著外交官父親「環遊世界」的吳敏蘭,每個年段都在不同的國家讀書,為了要快速適應環境,不斷認識新朋友是最快速的方法。偏偏父親外調的國家從韓國、泰國到瑞典都有,讓吳敏蘭光是學語言就快抓狂,要交朋友更是難上加難。幸運的是,國外的家庭對桌遊不陌生,經常互相邀請到家裡玩,為了跟同學打成一片,她也跟著玩。「很神奇,語言不通也可以玩桌遊」,桌遊漸漸成為她的交際工具、與陌生人快速破冰的方法,打開了友誼之窗。

 

全球趴趴走的吳敏蘭,印象最深的桌遊,是耳熟能詳的「大富翁」。原來當時母親為了讓姊妹倆能多認識台灣,毫不猶豫買了「台灣版」的「大富翁」。上面的中正紀念堂、龍山寺等地名,讓遠在國外的吳敏蘭透過母親的解釋,也能一探究竟,「要說我是玩『大富翁』來認識台灣,真是一點也不為過。」

 

藉同儕共玩,化解英語恐懼

 

長期投入英語教學的吳敏蘭對遊戲學習並不陌生,過去她經常使用閃示卡、骰子、木槌等工具,邀請孩子大聲唸英語。因此當桌遊開始流行,她也開始設計課程,將桌遊納入教學,不只是找回學生的學習動機,更重要的是,讓桌遊成為一種學習工具。

 

將桌遊運用在學習,吳敏蘭認為,很多細節的使用都與英語閱讀一樣。「在對的時間選對的書」是吳敏蘭一直以來的信仰,「玩桌遊,則是在對的時間選對的桌遊,」吳敏蘭認為桌遊也和閱讀一樣,分為入門、進階,也有給小小孩玩的、給大小孩玩的。她透過選書的脈絡,替孩子選桌遊。

 

譬如「磁石魔法迷宮」的桌遊,考驗孩子記憶之外,也希望培養合作精神。她讓低年級學生兩人一組,合作記憶路徑。但像是「蘇格蘭特警」需要策略思考的遊戲,她便會選給中、高年級的學生。「玩遊戲還是要開心!」避免太難的遊戲會打擊孩子,吳敏蘭在給孩子玩之前,總會親自到桌遊店試玩,不敢馬虎。

 

喜愛閱讀的吳敏蘭,總希望文章內容能開啟學生認識世界的窗。因此,當她把桌遊帶入課堂,當然也不會讓遊戲與知識分家。「這款『蘇格蘭特警』,是以倫敦為遊戲區域,有泰晤士河、白金漢宮,那你知道為何倫敦地圖,卻是『蘇格蘭』特警嗎?」吳敏蘭解釋每個遊戲的背景,「因為倫敦的警察大樓,就叫做Scotland Yard。」從小用「大富翁」認識台灣的吳敏蘭,了解遊戲除了炒熱氣氛,也能玩出知識。

 

設計桌遊,是吳敏蘭生命中的偶然。她讀過插畫家賴馬的書,喜歡賴馬用誇張、幽默的方式展現人物表情,兩人合作開發「Fun英文★遊戲卡」。儘管不是正統桌遊,但藉由字母接龍、字母心臟病等遊戲後,孩子對英語更有興趣,也間接說明遊戲融入教學的功效。(文│張益勤)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怪e紅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