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G桌遊機制
機制名稱(英文) |
機制名稱(中文) |
意義 |
代表遊戲 |
Acting |
動作表演 |
玩家須以不發出聲音(即表情動作)的方式來執行行動 |
Time’s Up! (時間到) |
Action/Movement Programming |
行動移動規劃 |
每個玩家祕密進行未來幾次不同的行動選擇規劃,若遊戲狀態發生改變而無法執行,可採取不同方式因應 |
Robo Rally (機器人拉力賽) |
Action Point Allowance System |
行動點數配額系統 |
每個玩家在每回合得到一定數量的行動點數,玩家可自主的分配點數來執行不同的行動 |
Tikal (提卡探險) |
Area Control/Area Influence |
區域控制 |
玩家藉由擁有較多或較大影響力的物件單位來控制已存在的區域而取得優勢 |
Carcassonne (卡卡頌) |
Area Enclosure |
區域圍佔 |
玩家透過放置和移動物件進行圍佔來創造未存在的區域而取得優勢 |
Blokus (格格不入) |
Area Movement |
區域移動 |
玩家利用物件在不規則的區域內進行移動 |
Ghost Stories (聊齋) |
Area-Impulse |
區域內單位驅動 |
玩家同時驅動版圖內若干區域內的物件單位以進行移動或戰鬥 |
Hammer of the Scots (蘇格蘭之錘) |
Auction/Bidding |
競標拍賣 |
玩家以競價方式來標購物品 |
Modern Art (現代藝術) |
Betting/Wagering |
投注 |
玩家基於遊戲中的某些結果而投注,藉以獲得更多的財富 |
Liar’s Dice (吹牛骰) |
Campaign/Battle Card Driven |
卡牌驅動戰鬥 |
玩家藉由運用卡牌驅動戰鬥造成特定效果而取得優勢 |
Twilight Struggle (冷戰熱鬥) |
Card Drafting |
卡牌選擇 |
玩家為在遊戲中取得優勢,從公開牌庫中挑選自己想要的卡牌 |
Ticket to Ride (鐵道任務) |
Chit-Pull System |
圖標物件抽取系統 |
圖標物件係指提供遊戲訊息的各類形狀紙板,可置於容器內或遊戲版圖上。玩家利用抽取圖標物件的方式而產生遊戲中的隨機效果 |
Castle Panic (陷城危機) |
Co-operative Play |
團隊合作 |
所有玩家中,二位以上的玩家共同組隊,透過達到某一特定條件,共同贏得遊戲勝利或承擔失敗 |
Shadows over Camelot (圓桌武士) |
Commodity Speculation |
商品投資買賣 |
玩家利用金錢投資商品,藉由商品增值賺取差價而獲取利益 |
Manila (馬尼拉) |
Crayon Rail System |
色筆軌道系統 |
玩家在版圖上利用色筆繪製如軌道般的連接路線 |
Empire Builder (鐵路霸權) |
Deck/Pool Building |
牌組建構 |
玩家利用增加及更改牌組內容,或運用策略及手段強化牌組內容,以取得優勢 |
Dominion (皇輿爭霸) |
Dice Rolling |
擲骰 |
玩家透過擲骰所示的點數進行遊戲 |
Stone Age (石器時代) |
Grid Movement |
網格移動 |
玩家必須透過棋盤上的方形或六角形的網格上來進行走子各方位移動,遊戲進行時棋盤上的走子可能是多支,也可能只有一支 |
BlueMoonCity (藍月城) |
Hand Managemant |
手上物件管理 |
玩家透過管理手上物件的打出順序、組合方式及捨棄原則等,使其在遊戲中獲得優勢或勝利 |
San Juan (聖胡安) |
Hex-and-Counter |
六邊形和標記物件 |
玩家利用標記物件,在六邊形的地圖上進行移動 |
Twilght Imperium (帝國曙光) |
Line Drawing |
線條繪製 |
玩家透過用筆在版圖物件上繪製線條來進行遊戲 |
Squint (瞇瞇眼) |
Memory |
記憶 |
玩家透過記憶遊戲特定過程或組合來進行遊戲 |
Mamma Mia! (媽媽咪呀) |
Modular Board |
拼放組合版圖 |
玩家透過拼放物件來進行遊戲,使遊戲過程產生變化 |
Saboteur (矮人礦坑) |
Paper-and-Pencil |
紙和筆 |
玩家透過紙和筆來進行遊戲 |
Say Anything (無所不言) |
Parterships |
陣營 |
玩家們公開或隱藏成兩個以上的團隊,進行團體間的對抗,共同承擔勝利及失敗 |
Bang! (砰!) |
Pattern Building |
圖案建立 |
玩家透過物件組合成特定圖案樣式以取得優勢或勝利 |
Ingenious (足智多謀) |
Pattern Recognition |
圖案識別 |
玩家進行遊戲時須辨認識別物件的圖案樣式及其所代表的意義 |
Set (神奇形色牌) |
Pick-up and Deliver |
拾取和運送 |
玩家為滿足遊戲需求在版圖上將某區域的物件拾取並運送至另一區域內 |
Niagara (尼加拉河) |
Player Elimination |
玩家淘汰 |
玩家在遊戲進行過程中將會被淘汰,遊戲在此玩家淘汰後依舊持續進行 |
Cash’n Guns (明搶你錢) |
Point to Point Movement |
點對點移動 |
玩家必須透過版圖上以線條連接的點上來進行物件移動 |
Elfenland (精靈國度) |
Press Your Luck |
押住你的運氣 |
在機率類遊戲中,玩家持續進行至無法再繼續為止 |
Ra (太陽神) |
Rock-Paper-Scissors |
類似剪刀石頭布機制 |
玩家根據猜測對手可能的行動,而採取最適當的行動因應以取得勝利 |
Hoity Toity (古董大盜) |
Role Playing |
角色扮演 |
玩家藉由扮演遊戲中的某個人物角色,而產生不同的能力和目標 |
Betrayal at House on the Hill (山中小屋) |
Roll ane Move |
輪擲並移動 |
玩家輪流擲骰,並移動版圖上的代表物件 |
Pony Express (小馬快遞) |
Route/Network Building |
路線建立 |
玩家透過物件建立互相連接的路線來進行遊戲 |
Power Grid (電力公司) |
Secret Unit Deployment |
秘密單位部署 |
玩家在任何時候皆隱藏物件的相關訊息,不讓對手知道 |
Felix:The Cat in the Sack (袋中菲力貓) |
Set Collection |
組合收集 |
玩家在遊戲中透過收集同組物件以取得優勢 |
Coloretto (變色龍) |
Simulation |
模擬 |
玩家透過遊戲進行,嘗試塑造出一個真實的事件或狀態 |
HysteriCoach (教練也瘋狂) |
Simultaneous Action Selection |
同時行動選擇 |
每位玩家同時採取秘密的選擇行動,並同時執行 |
For Sale (房地產拍賣) |
Singing |
包含歌唱的聲音表達 |
玩家須以發出聲音(即說話唱歌)的方式來執行行動 |
Cranium (腦力大作戰) |
Stock Holding |
股票持有 |
玩家透過買賣代表國家、公司或商品的股票以獲取利益 |
Acquire (套利併購) |
Storytelling |
故事敘述 |
玩家藉由物件用語言表達成一個故事 |
Dixit (妙語說書人) |
Take that |
接招 |
玩家將手牌公開置於桌上,成為對手攻擊的目標。玩家間除要發動攻擊策略外,亦要採取防禦措施 |
Burn Rate (燒錢計畫) |
Tile Placement |
板塊放置 |
玩家透過將板塊放置在戰略上有利的區域而擴展版圖,並取得優勢 |
Tigis&Euphrates (兩河流域) |
Time Track |
時間追踪 |
玩家以時間軌道先後做為進行遊戲行動順序及遊戲結束的依據 |
Thebes (底比斯的遠方) |
Trading |
交換 |
玩家在遊戲中透過交換物件以符合自己需求並增強戰力 |
The Settlers of Catan (卡坦島) |
Trick-taking |
輪次取勝 |
玩家們進行一輪行動後,取得次輪首先執行行動的優勢 |
Frank’s Zoo (法蘭克動物園) |
Variable Phase Order |
不同階段程序 |
遊戲中各回合進行的階段程序可不相同,甚至有些階段程序不會在其它回合出現 |
Puero Rico (波多黎各) |
Variable Player Powers |
不同玩家能力 |
遊戲中每個玩家都有不同的能力,取得勝利的方式亦不相同 |
Citadels (富饒之城) |
Voting |
投票 |
遊戲中玩家們透過公開或非公開的投票方式決定某些狀況的結果 |
GiftTRAP (送禮高手) |
Worker Placement |
工人放置 |
玩家透過在特定動作區域放置特定物件已取得在該區域的優勢 |
Agricola (農家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