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片轉載自BGG網站)
「瘋狂農場(Snorta!)」遊戲為2004年由Chris Childs與Tony Richardson所設計的親子遊戲,並獲得2005年日本年度最佳兒童桌上遊戲獎項推薦。遊戲中每位玩家將被隨機指派為1個農場動物,當玩家面前剛翻出的農場卡與其他玩家面前已翻開的農場卡出現相同動物圖像時,雙方玩家須立即發出對手玩家所代表的動物叫聲。若太晚發出或發不出來,則須面臨將雙方面前桌上農場卡皆收回成為自家手牌的命運。遊戲持續進行至當有玩家將自家手牌出盡時即告結束,該玩家亦成為遊戲贏家。
遊戲內容物
穀倉卡(12張,藍色,12種動物各1張)
牛 |
豬 |
貓 |
貓頭鷹 |
鼠 |
狗 |
雞 |
蛇 |
青蛙 |
鴨 |
狼 |
羊 |
農場卡(106張,黃色)
動物卡(96張,12種動物各8張)
三重奏卡(4張)
真愛卡(2張)
餵食卡(2張)
交易卡(2張)
遊戲人數
3~8人,以6~7人最理想
遊戲玩法
1.遊戲準備
(1)任選一玩家為發牌玩家,將所有農場卡正面朝下集中洗勻,分發給每位玩家。各玩家將其正面朝下堆疊成一卡牌堆置於手中,不能察看。若農場卡無法均分,則將多出的農場卡移除遊戲
(2)發牌玩家將所有穀倉卡正面朝下集中洗勻,每位玩家分發1張,並將卡牌翻至正面。剩下的穀倉卡則形成一卡牌堆,正面朝下置於桌面中央
2.遊戲進行
(1)從發牌玩家開始,在看過自家榖倉卡上的動物圖像後,便發出對應動物圖像叫聲,在其他所有玩家察看確認後,將此張穀倉卡進行翻面,直放於自家面前桌上。接著,依順時針方向,各玩家輪流執行此行動,直到所有玩家皆發出其代表動物叫聲為止。最後,所有玩家再輪流發出其所代表的動物叫聲一次,以作最後確認
(2)有關各種動物所發出的叫聲參考如下
牛(哞~) |
豬(摳摳) |
貓(喵喵) |
貓頭鷹(咕咕) |
鼠(吱吱) |
狗(汪汪) |
雞(喔喔) |
蛇(嘶嘶) |
青蛙(嘓嘓) |
鴨(呱呱) |
狼(阿嗚) |
羊(咩~) |
(3)由發出動物叫聲最瘋狂的玩家擔任起始玩家,從起始玩家開始,依順時針方向,各玩家輪流從自家手牌堆中,將最上方的一張卡牌翻開至自家穀倉卡前的桌上棄牌堆。翻開的卡牌須完全蓋住前一張棄牌,且翻出卡牌時須讓所有玩家都能看清楚卡牌面上的動物圖像
(4)遊戲過程中,當玩家面前剛翻出的農場卡與其他玩家面前已翻開的農場卡出現相同動物圖像時,所有玩家必須停止翻牌動作,出現相同動物圖像的雙方玩家須立即發出對手玩家所代表的動物叫聲。若玩家發出錯誤的動物叫聲,可繼續發出別種動物叫聲,直到有玩家發出正確的動物叫聲為止
(5)在經過所有玩家判定後,由優先正確發出對應動物叫聲的玩家獲勝。落敗的玩家,須將自家與獲勝玩家面前桌上的農場卡全數收回,放入自家手牌堆中。之後,由原先出牌玩家的左手邊玩家開始,繼續出牌進行遊戲
3.遊戲結束
遊戲持續進行至當有玩家將自家手牌出盡時即告結束,該玩家亦成為遊戲贏家
4.特殊卡牌介紹
(1)三重奏卡
當玩家翻出此張農場卡時,若與不只1位其他玩家面前已翻開的農場卡出現的動物圖像相同,此玩家只須發出其中1位玩家所代表的動物叫聲即可。所有與此玩家翻開農場卡出現相同動物圖像的玩家,則皆須發出此出牌玩家所代表的動物叫聲。最晚發出或發不出來的玩家,須將自家與獲勝玩家面前桌上的農場卡全數收回,成為自家手牌
(2)真愛卡
當玩家翻出此張農場卡時,所有玩家須迅速與任何一位其他玩家握手,每位玩家僅能跟一位其他玩家握手。奇數玩家進行時,未握到手的玩家須將所有玩家面前桌上的農場卡收回,成為自家手牌。偶數玩家進行時,最晚握手的2位玩家須將所有玩家面前桌上的農場卡收回,平分後各自成為自家手牌
(3)餵食卡
當玩家翻出此張農場卡時,所有玩家須迅速將手(手背向上)放到桌面中央穀倉卡牌堆上方位置。後放手玩家須將手疊放在先放手玩家的手上,最後放手的玩家須將所有玩家面前桌上的農場卡收回,成為自家手牌
(4)交易卡
當玩家翻出此張農場卡時,此玩家須將原先置於自家面前的穀倉卡移置桌面中央穀倉卡牌堆最下方,並從穀倉卡牌堆上方拿取1張穀倉卡。正面朝上置於自家面前桌上原先位置,在發出對應動物圖像叫聲,並在所有玩家察看確認後,將此張穀倉卡進行翻面
遊戲主題與機制
瘋狂農場(Snorta!)遊戲訓練玩家們的專注記憶力及語文表達力,屬於自然類的桌上遊戲。遊戲中所運用的機制包括「動作表演」及「記憶」等,相當適合在家庭及朋友聚會場合中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