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片轉載自博客來網站)
「走過臺灣(Voyage with Taiwan)」遊戲為2014年由臺灣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侯惠澤教授迷你教育遊戲研究團隊與桌遊設計師劉力君共同研發的的兒童教育遊戲,遊戲過程寓教於樂。遊戲中玩家們透過排列歷史事件的先後順序,以對臺灣400年的歷史文化有基本的認知!遊戲內容包括「南下列車」、「快打臺灣通」、「走過臺灣團體賽」及「走過臺灣個人賽」等四種遊戲方式,可使玩家們感受臺灣重要事件時序,快速找出特定時期事件,團隊合作排列正確史實,PK競賽完成歷史拼圖。「走過臺灣」遊戲為一款結合認知分析與遊戲學習理論的桌上遊戲,可用來運用於翻轉遊戲式教學活動,並讓玩家在喜樂中回顧臺灣歷史。
遊戲內容物
臺灣事件卡(80張)
年代 |
時期 |
事件 |
1624 |
荷西時期 |
建立熱蘭遮城 |
1628 |
荷西時期 |
建立聖多明哥城 |
1636 |
荷西時期 |
新港文書 |
1652 |
荷西時期 |
郭懷一事件 |
1653 |
荷西時期 |
建立普羅民遮城 |
1662 |
鄭氏時期 |
第一個漢人政權 |
1666 |
鄭氏時期 |
臺南孔廟落成 |
1672 |
鄭氏時期 |
第一份國際通商條約 |
1684 |
清領前期 |
設置一府三縣 |
1684 |
清領前期 |
實施渡臺禁令 |
1719 |
清領前期 |
八堡圳完工 |
1721 |
清領前期 |
朱一貴事件 |
1722 |
清領前期 |
首次劃定番界 |
1786 |
清領前期 |
林爽文事件 |
1796 |
清領前期 |
吳沙率眾進入宜蘭 |
1823 |
清領前期 |
臺灣第一位進士 |
1858 |
清領後期 |
臺灣開港通商 |
1860 |
清領後期 |
高雄玫瑰聖母堂 |
1869 |
清領後期 |
臺灣茶首次直銷紐約 |
1872 |
清領後期 |
馬偕抵臺傳教 |
1874 |
清領後期 |
牡丹江事件 |
1875 |
清領後期 |
解除渡臺禁令 |
1876 |
清領後期 |
億載金城完工 |
1877 |
清領後期 |
臺灣第一條電報線 |
1885 |
清領後期 |
清廷宣布臺灣建省 |
1885 |
清領後期 |
臺灣府城教會報創刊 |
1891 |
清領後期 |
臺灣第一條鐵路 |
1895 |
日治時期 |
臺灣民主國成立 |
1896 |
日治時期 |
設置自來水系統 |
1899 |
日治時期 |
臺灣銀行成立 |
1900 |
日治時期 |
臺北天然足會成立 |
1905 |
日治時期 |
第一次人口普查 |
1908 |
日治時期 |
縱貫鐵路全線通車 |
1915 |
日治時期 |
西來庵事件 |
1920 |
日治時期 |
嘉南大圳開工 |
1921 |
日治時期 |
臺灣文化協會成立 |
1921 |
日治時期 |
臨床講義發表 |
1921 |
日治時期 |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1922 |
日治時期 |
蓬萊米栽培成功 |
1927 |
日治時期 |
臺灣民眾黨成立 |
1928 |
日治時期 |
臺北帝國大學設立 |
1930 |
日治時期 |
霧社事件 |
1933 |
日治時期 |
望春風歌曲發表 |
1934 |
日治時期 |
日月潭第一發電所完工 |
1936 |
日治時期 |
推行皇民化運動 |
1943 |
日治時期 |
實施六年義務教育 |
1943 |
日治時期 |
發表開羅宣言 |
1945 |
解嚴之前 |
國民政府接收臺灣 |
1947 |
解嚴之前 |
二二八事件 |
1949 |
解嚴之前 |
發行新臺幣 |
1949 |
解嚴之前 |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
1949 |
解嚴之前 |
戰後土地改革 |
1950 |
解嚴之前 |
韓戰爆發 |
1951 |
解嚴之前 |
美援 |
1958 |
解嚴之前 |
八二三砲戰 |
1960 |
解嚴之前 |
雷震事件 |
1962 |
解嚴之前 |
電視歌仔戲開播 |
1962 |
解嚴之前 |
大富翁遊戲發行 |
1966 |
解嚴之前 |
設立高雄加工出口區 |
1968 |
解嚴之前 |
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
1968 |
解嚴之前 |
紅葉少棒旋風 |
1970 |
解嚴之前 |
布袋戲轟動全臺 |
1971 |
解嚴之前 |
退出聯合國 |
1973 |
解嚴之前 |
推動十大建設 |
1975 |
解嚴之前 |
校園民歌運動 |
1977 |
解嚴之前 |
第二次鄉土文學論戰 |
1979 |
解嚴之前 |
中美斷交 |
1979 |
解嚴之前 |
美麗島事件 |
1980 |
解嚴之前 |
設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
1986 |
解嚴之前 |
民主進步黨成立 |
1987 |
解嚴之後 |
解除戒嚴 |
1990 |
解嚴之後 |
職業棒球開打 |
1990 |
解嚴之後 |
野百合學運 |
1995 |
解嚴之後 |
實施全民健康保險 |
1996 |
解嚴之後 |
首次總統直選 |
1999 |
解嚴之後 |
九二一大地震 |
2000 |
解嚴之後 |
第一次政黨輪替 |
2003 |
解嚴之後 |
SARS危機 |
2007 |
解嚴之後 |
高鐵通車 |
2014 |
解嚴之後 |
太陽花學運 |
下注卡(9張,包括「賠率2」1格及「賠率1」2格)
時期卡(10張)
名稱 |
期間 |
舊石器時代 |
距今五萬年前 |
新石器時代 |
距今七千年前 |
金屬器時代 |
距今兩千年前 |
荷西時期 |
1624~1662 |
鄭氏時期 |
1662~1683 |
清領前期 |
1683~1858 |
清領後期 |
1858~1895 |
日治時期 |
1895~1945 |
中華民國‧解嚴之前 |
1945~1987 |
中華民國‧解嚴之後 |
1987~ |
足跡卡(9張)
種類 |
題目1 |
題目2 |
題目3 |
題目4 |
題目5 |
題目6 |
美食 |
生力麵 1968 |
梅花餐 1978 |
養樂多 1935 |
紅豆麵包 1905 |
蚵仔煎 1662 |
虱目魚湯 1662 |
地名 |
凱達格蘭大道 1996 |
林鳳營 1663 |
豐田村 1911 |
嘉義縣 1787 |
傳廣路 1963 |
復興鄉 1954 |
歷史建築 |
金門酒廠 1952 |
總統府 1919 |
臺南林百貨 1932 |
五妃廟 1683 |
八八坑道 1974 |
鵝鑾鼻燈塔 1883 |
古蹟宅第 |
霧峰林家宅園 1858 |
士林官邸 1950 |
林語堂故居 1966 |
板橋林家花園 1847 |
金廣福公館 1835 |
臺北賓館 1901 |
交通建設 |
八通關古道 1875 |
獅球嶺隧道 1890 |
桃園國際機場 1979 |
雪山隧道 2006 |
中橫公路 1960 |
阿里山森林鐵道 1912 |
臺灣鐵路 |
南迴線 1992 |
臺北到新竹 1893 |
西部縱貫線 1908 |
內灣線 1951 |
花東線 1926 |
六家線 2011 |
文學作品 |
郁永河:裨海記遊 1697 |
吳晟:蕃藷地圖 1976 |
連橫:臺灣通史序 1918 |
丘逢甲:離臺詩 1896 |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 1946 |
賴和:一桿稱仔 1926 |
幸福生活 |
黑膠唱片 1914 |
保齡球館 1964 |
自動販賣機 1915 |
咖啡店 1897 |
連鎖便利超商 1977 |
提款機 1977 |
社會口號 |
兩個孩子恰恰好 1971 |
一府二鹿三艋舺 1784 |
英雄戰場,天下嘉農 1931 |
反攻大陸,解救同胞 1949 |
客廳即工廠 1972 |
四百年來第一戰 1994 |
臺灣地圖遊戲盤(6張)
計分標記(60個,包括壹20個、貳20個、伍15個、拾5個)
挑戰標記(10個)
骰子(1個)
玩家代表物(18個,紅、黃、藍、綠、紫、白各3個)
遊戲人數
2~6人
遊戲玩法
1.遊戲一:南下列車
(1)遊戲準備
將所有事件卡圖像面朝上集中洗勻,形成卡牌堆置於桌面中央
每位玩家從卡牌堆上各抽取2張卡牌,圖像面朝內置於手中
從卡牌堆上方翻開4張卡牌,依年代先後排序從左至右於桌面中央排成一列
由最近坐過火車或高鐵的玩家擔任起始玩家
(2)遊戲進行
從起始玩家開始,依順時針方向,各玩家輪流依序進行
玩家在進行其行動回合時,包括下列2個階段:
A.打出卡牌
玩家從手牌中挑選1張卡牌打出,在唸出事件名稱後,將卡牌翻面,根據卡牌標示的年代,將其擺放在桌面公區對應的卡牌堆上(擺放規則見後述)
若玩家將卡牌擺放後,造成某一組卡牌列正好出現3張卡牌情況,玩家可將此卡牌列的3張卡牌取回形成一卡牌堆,置於自家面前桌上。之後,從公區卡牌堆上方翻開1張卡牌,將其移置原卡牌列所在的桌面空位上,並根據此4組卡牌列的年代先後重新調整排序(愈左邊年代愈早,愈右邊年代愈晚)
B.補足卡牌
玩家從公區卡牌堆上方抽取1張卡牌,將手牌補足至2張
(3)擺放原則
A.桌面公區始終維持著4組卡牌列
B.打出的卡牌須依照「年代從早至晚」及「年代最接近」的2個原則擺放,即卡牌僅能擺放在某一卡牌列最下方,卡牌標示年代須不早於(即同於或晚於)此卡牌列原先最後1張卡牌的標示年代,且不晚於(即早於或同於)其右邊相鄰卡牌列最上方1張卡牌的標示年代
C.若公區符合打出卡牌擺放位置的卡牌列有2組(即2組卡牌列最後1張卡牌的標示年代相同),則玩家可自行決定將打出的卡牌擺放在其中1組的卡牌列上
D.若打出的卡牌無法擺放在公區任一卡牌列上,須將其中1組卡牌列年代面朝上移置卡牌堆旁邊的棄牌堆,且將此張打出的卡牌擺放在剛剛移除卡牌列所在的桌面空位上,並根據此4組卡牌列的年代先後重新調整排序(愈左邊年代愈早,愈右邊年代愈晚)
(3)遊戲結束
當桌面公區卡牌堆抽盡時遊戲即告結束,玩家們根據自家面前桌上的卡牌堆數量計算分數(每1堆計1分)。累計分數最高者,即為遊戲贏家
若出現平手局面,則由平手玩家共同贏得遊戲勝利
2.遊戲二:快打臺灣通
(1)遊戲準備
將9張下注卡正面朝上,於桌面中央排列成「3×3(即三行三列)」的行列型態
將所有事件卡圖像面朝上集中洗勻,形成卡牌堆置於桌面中央
從卡牌堆上方拿起8張事件卡,圖像面朝上,分別擺放在公區8張下注卡的上方,僅將公區右下方的1張下注卡保持空白
將7張時期卡(扣除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及金屬器時代)置於桌面旁邊,作為提示之用
將9張足跡卡題目面朝上成一足跡卡牌堆,與骰子及計分標記置於桌面旁邊備用
玩家們各選一代表色,並拿取對應顏色的3個玩家代表物
(2)遊戲進行
遊戲將進行若干回合,各回合包括下列2個階段:
A.搶答階段
任選一玩家擔任首回合此階段起始玩家,自第二回合起,由前回合下注階段起始玩家擔任本回合此階段起始玩家
起始玩家從足跡卡牌堆上方拿取1張卡牌,題目面朝上置於桌面中央,讓所有玩家皆可用手拍到
接著,由起始玩家擲骰,根據擲骰點數決定題目。起始玩家在唸出題目後,所有玩家根據題目內容的所屬時期進行搶答(即用手拍打足跡卡)
由最先拍到足跡卡的玩家優先搶答,根據題目內容猜測所屬時期,並進行翻面驗證。若搶答玩家答對,可額外獲得1分,並從公區拿取對應分數的計分標記置於自家面前桌上。若搶答玩家答錯,則須扣除1分,並從自家面前桌上繳交對應分數的計分標記至公區
無論搶答玩家是否答對,皆成為此回合下注階段的起始玩家
B.下注階段
從此階段起始玩家開始,依順時針方向,各玩家輪流將1個自家顏色代表物擺放在任何1張下注卡的賠率數字格上(或是皆不擺放)。如此持續,直到所有玩家皆將其代表物放完或選擇不再放置為止
若玩家下注在具有事件卡的下注卡下方,表示認為該事件發生的時期與足跡卡題目的所屬時期相同
若玩家下注在空白下注卡下方,表示認為無任何事件發生的時期與足跡卡題目的所屬時期相同
玩家下注時,可下在賠率2或賠率1的位置(即將自家顏色代表物擺放在該賠率數字格上方,但該賠率數字格上方須尚未擺放任何顏色的玩家代表物)。每張下注卡允許同一玩家下注1個以上的自家代表物,但每個賠率數字格皆只能放置1個任何顏色的玩家代表物
最後,將所有事件卡翻至年代面並對逐張下注卡進行檢定。若下注正確,根據每個顏色玩家代表物所擺放的賠率數字格,其所屬玩家從公區拿取對應數字的計分標記(賠率2可獲得2分,賠率1可獲得1分)
若下注錯誤,根據每個顏色玩家代表物所擺放的賠率數字格,其所屬玩家繳交對應數字的計分標記至公區(無論賠率2及賠率1皆須扣除1分)
在計算完分數後,所有玩家將其置於下注卡的所有代表物取回,將本回合8張事件卡丟置卡牌堆旁邊的棄牌堆,並再從卡牌堆上方拿起8張事件卡,圖像面朝上,分別擺放在公區8張下注卡的上方,進行次一回合遊戲
(3)遊戲結束
遊戲持續進行至出現下列其中之一情況時即告結束:
A.當有玩家率先取得15分時,該回合結束時
B.當事件卡牌堆抽盡時
所有玩家根據自家最後獲得的計分標記進行分數加總。累計分數最高者,即為遊戲贏家
若出現平手局面,則由平手玩家共同贏得遊戲勝利
3.遊戲三:走過臺灣團體賽
(1)遊戲準備
將1張臺灣地圖遊戲盤置於桌面中央
臺灣地圖遊戲盤包含1~8個區域格,標示年代愈早的事件卡須將其擺放在數字較小的區域(愈接近1區域),標示年代愈晚的事件卡須將其擺放在數字較大的區域(愈接近8區域)
將欲使用的事件卡(可選全部或部分時期)圖像面朝上集中洗勻,形成卡牌堆置於桌面中央
將10個挑戰標記置於桌面旁邊備用
每位玩家從卡牌堆上各抽取1張卡牌,圖像面朝上置於自家面前桌上
由年紀最長的玩家擔任起始玩家
(2)遊戲進行
從起始玩家開始,依順時針方向,各玩家輪流依序進行
玩家在進行其行動回合時,可從下列3項行動中,選擇其中1項執行:
A.擺放卡牌
玩家將自家面前桌上卡牌,圖像面朝上擺放在臺灣地圖遊戲盤內的任一空格區域內。接著,將卡牌翻面進行驗證,檢查其標示年代是否符合排列順序(即此卡牌的標示年代,須剛好位於其前後卡牌的標示年代間)
若玩家擺放的卡牌其前或其後尚未放置其他卡牌,只要該卡牌標示年代較其後面卡牌標示年代早,或該卡牌標示年代較其前面卡牌標示年代晚,即算符合放置條件
若玩家擺放的卡牌其前後皆尚未放置其他卡牌,則任何標示年代皆符合放置條件
若結果符合,則將此張卡牌保留於該區域格內,並從卡牌堆上方抽取1張卡牌,圖像面朝上置於自家面前桌上
若結果不符合,則將此張卡牌丟置棄牌堆,並拿起1個挑戰標記將其移除,本次遊戲不再使用。之後,從卡牌堆上方抽取1張卡牌,圖像面朝上置於自家面前桌上
B.丟棄卡牌
使用1個挑戰標記,將自家面前卡牌丟置棄牌堆,並從卡牌堆上方抽取1張卡牌,圖像面朝上置於自家面前桌上
使用後的挑戰標記須將其移除,本次遊戲不再使用
C.移動卡牌
使用1個挑戰標記,將目前臺灣地圖遊戲盤內放置區域相連的2張以上卡牌群進行位置移動
玩家在進行卡牌移動時,可將所有相連卡牌群一齊挪移,或是將相連卡牌群的部分卡牌進行挪移
如:目前臺灣地圖遊戲盤內6、7、8區域有3張相連的卡牌群,5區域內為空格。則玩家可將此3張相連卡牌群挪移至5、6、7區域,或是將位於6、7區域的2張相連卡牌群挪移至5、6區域,或是將位於6區域的1張卡牌挪移至5區域
使用後的挑戰標記須將其移除,本次遊戲不再使用
(3)遊戲結束
遊戲持續進行出現至下列其中之一情況時,遊戲即告結束:
A.當10個挑戰標記用完時:所有玩家皆為輸家
B.當臺灣地圖遊戲盤內的8個區域格皆已擺放卡牌時:所有玩家皆為贏家
遊戲結束時,玩家們可根據臺灣地圖遊戲盤內的卡牌數與所剩的挑戰標記數進行加總計算,成為此次遊戲的所得分數。分數愈高者,表示玩家歷史認知程度愈高
若玩家隊伍所得分數未達8分,即表示挑戰失敗。若玩家隊伍所得分數達8分以上,則表示挑戰成功
最高分為18分,即不使用任何挑戰標記完成臺灣地圖遊戲盤。最低分為0分,即用完所有挑戰標記後,臺灣地圖遊戲盤內仍未有任何卡牌
如:某玩家隊伍最後完成臺灣地圖遊戲盤,並剩下4個挑戰標記,則該玩家隊伍可獲得8+4=12分
4.遊戲四:走過臺灣個人賽
(1)遊戲準備
每位玩家分別拿取1張臺灣地圖遊戲盤,置於其面前桌上
將欲使用的事件卡(可選全部或部分時期)圖像面朝上集中洗勻,形成卡牌堆置於桌面中央
從卡牌堆上方拿起4張事件卡,圖像面朝上,於桌面公區排成一列
由生日最接近鄭成功登台(4月30日)的玩家擔任起始玩家
(2)遊戲進行
從起始玩家開始,依順時針方向,各玩家輪流依序進行
玩家在進行其行動回合時,可從下列2項行動中,選擇其中1項執行:
A.擺放卡牌
從公區陳列的4張卡牌中選擇其中1張,將其取出並擺放在自家臺灣地圖遊戲盤內任一空格區域內,並從卡牌堆上方抽取1張卡牌,圖像面朝上置於公區原先該卡牌所在位置的桌面空位上
接著,將卡牌翻面進行驗證,檢查其標示年代是否符合排列順序(即此卡牌的標示年代,須剛好位於其前後卡牌的標示年代間)
若玩家擺放的卡牌其前或其後尚未放置其他卡牌,只要該卡牌標示年代較其後面卡牌標示年代早,或該卡牌標示年代較其前面卡牌標示年代晚,即算符合放置條件
若玩家擺放的卡牌其前後皆尚未放置其他卡牌,則任何標示年代皆符合放置條件
若結果符合,則將此張卡牌保留於該區域格內
若結果不符合,則將此張卡牌丟置自家臺灣地圖遊戲盤右邊桌上的棄牌堆
B.移動卡牌
將目前自家臺灣地圖遊戲盤內放置區域相連的2張以上卡牌群進行位置移動
玩家在進行卡牌移動時,可將所有相連卡牌群一齊挪移,或是將相連卡牌群的部分卡牌進行挪移
(3)遊戲結束
遊戲持續進行出現至下列其中之一情況時,該回合結束時,遊戲即告結束:
A.當有任何玩家臺灣地圖遊戲盤內的8個區域格皆已擺放卡牌時
B.當事件卡牌堆抽盡時
遊戲結束時,由最先將自家臺灣地圖遊戲盤內的8個區域格擺滿卡牌的玩家成為遊戲贏家。若出現平手局面,則由丟棄卡牌數量較少的玩家獲勝。若還是平手,則由平手玩家共同贏得遊戲勝利
遊戲主題與機制
走過臺灣(Voyage with Taiwan)遊戲訓練玩家們的應變取捨力、推理判斷力及分析預測力,屬於社會類的桌上遊戲。遊戲中所運用的機制包括「投注」、「卡牌選擇」及「團隊合作」等,非常適合在家庭及朋友聚會場合中進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