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片轉載自BGG網站)
「奇幻迷宮(Labyrinth)」遊戲為1986年由Max J. Kobbert所設計的的策略遊戲,遊戲過程趣味益智。遊戲中玩家們須根據自家目標寶物卡內容,執行尋找隱藏在迷宮內的神奇寶物任務,並將找出的所有寶物安全的返抵出發點位置。遊戲進行時,玩家們輪流執行推動迷宮板圖及移動指示物兩個動作,想辦法讓自家指示物順利移動至各個目標寶物的所在位置並取得寶物卡,最先取得自家所有目標寶物卡並成功將自家指示物返回出發點的玩家,即為遊戲贏家。
遊戲內容物
遊戲圖板(1個,內有16個固定迷宮板塊)
迷宮板塊(34個,包括直線路徑12個、直角路徑10個、物件路徑12個)
寶物卡(24張)
蝙蝠 |
飛蛾 |
蜥蜴 |
蜘蛛 |
老鼠 |
金龜子 |
貓頭鷹 |
恐龍 |
瓶中鬼 |
幽靈 |
妖怪 |
魔女 |
書本 |
地圖 |
鑰匙 |
燈台 |
戒指 |
寶石 |
金幣袋 |
財寶箱 |
王冠 |
寶劍 |
頭盔 |
骷髏 |
玩家指示物(4個,紅、黃、藍、綠各1個)
遊戲人數
2~4人,以4人最理想
遊戲玩法
1.遊戲準備
將遊戲圖板置於桌面中央,將所有迷宮板塊以隨機方式並採任意方向擺放在遊戲圖板的空格內,形成一7×7的迷宮板圖。多出的1個迷宮板塊將成為機會板塊,暫先置於圖板旁邊桌上備用
將所有寶物卡正面朝下集中洗勻,平均分配給每個玩家。各玩家將分配到的寶物卡集中堆疊,形成一目標寶物卡牌堆,正面朝下置於其面前桌上。接著,將寶物卡牌堆的最上面1張卡牌翻開,保留在卡牌堆上方
玩家們各選一代表色指示物,將其置於迷宮板圖4個角落的對應顏色圓點上。若有多出的顏色指示物,則將其移除遊戲
2.遊戲進行
由年紀最輕的玩家擔任起始玩家,從起始玩家開始,依順時針方向,各玩家輪流依序進行
玩家在進行其行動回合時,包括下列2個階段:
(1)推動迷宮板圖(強制執行)
玩家拿取「機會板塊」,選擇圖板上繪有黃色三角符號的任一行列,將「機會板塊」採正面朝上任意方向擺置,並由外向內將該行列推動1格,並產生新的「機會板塊」出現(位於7×7的迷宮板圖外)
玩家在推動迷宮板圖時,不能將前一位行動玩家剛剛推出的行列再反推回原先位置處
若玩家推動迷宮板圖後,造成玩家指示物位居的板塊成為「機會板塊」,須將機會板塊上方的玩家指示物移置同一行列中距離此機會板塊最遠的空格上方
(2)移動指示物(選擇執行)
玩家將自家顏色指示物沿著白色路徑行進,只要路徑相通,便可將自家顏色指示物停駐在相通路徑間的任一路徑格上,同一路徑格可放置1個以上的玩家指示物
當玩家將自家顏色指示物經過或停駐在繪有與自家已翻出寶物卡圖像相同圖像的路徑格時,可將自家面前桌上寶物卡牌堆最上面翻開的卡牌移置寶物卡牌堆旁邊桌上,表示已找到並取得此項寶物。之後,再將寶物卡牌堆的最上面1張卡牌翻開,成為下次欲尋找的目標寶物
玩家在各行動回合只能完成1項任務(尋找一項寶物),若玩家新翻出寶物卡其在迷宮內的對應圖像玩家先前已經過,仍無法視為完成任務
3.遊戲結束
遊戲持續進行至當有玩家將自家目標寶物卡牌堆的所有寶物皆找到(即所有寶物卡皆翻開並取得)時,並將其顏色指示物返回原先起點位置時即告結束,該玩家亦成為遊戲贏家
4.變體規則(適合年紀較輕玩家進行)
遊戲準備時,各玩家將分配到的寶物卡正面朝上,散置於其面前桌上。在其每此行動回合開始前,須先選擇其中1張卡牌作為其欲尋找的目標寶物
遊戲結束時,由最先將自家寶物找齊的玩家贏得遊戲勝利(無須將其指示物返回原先起點位置)
遊戲主題與機制
奇幻迷宮(Labyrinth)遊戲訓練玩家們的觀察辨識力及推理判斷力,屬於自然類的桌上遊戲。遊戲中所運用的機制包括「拼放組合版圖」、「點對點移動」、「路線建立」及「板塊放置」等,相當適合在家庭場合中供親子間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