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片轉載自BGG網站)
「疊疊貓(Cat Tower)」遊戲為2013年由臺灣桌遊設計師陳佑昇所設計的親子遊戲,遊戲過程簡單有趣。遊戲背景為:香噴噴的魚乾高掛在架子上,胖胖貓看得口水直流,引來其他貓咪圍觀。由於魚乾掛太高,貓咪怎麼跳都抓不到,玩家們須協助貓咪們順利堆疊成貓塔,才能讓牠們能夠品嚐這絕佳美食。遊戲進行時,玩家們輪流擲骰,並根據骰子所示內容執行對應行動。遊戲持續進行至當有玩家將自家的小貓卡全部堆疊完成時即告結束,該玩家亦成為遊戲贏家。
遊戲內容物
小貓骰(1顆)
小貓卡(28張,7種各4張)
胖胖貓卡(8張,2種各4張)
小貓標記(15個)
種類 |
效能 |
數量 |
迴轉 |
改變遊戲進行方向(順時針→逆時針) |
2 |
禁止 |
下一位玩家須暫停一次行動 |
2 |
貓肚 |
下一位玩家無須擲骰,須以倒放方式(ㄩ字型)在貓塔上堆疊1張自家小貓卡 |
2 |
貓爪 |
下一位玩家無須擲骰,須將自家的1張小貓卡拿給任一其他玩家,並指派其幫他在貓塔上堆疊此張小貓卡 |
2 |
胖胖貓 |
下一位玩家無須擲骰,須在貓塔上放置1張胖胖貓卡,且在胖胖貓卡上方擺放1個小貓標記,並將標記翻面後執行其效能 |
2 |
重新分配 |
將所有玩家剩下的小貓卡集中,從自家開始,平均分配給各玩家,直到發完為止 |
5 |
遊戲人數
3~6人,以3~4人最理想
遊戲玩法
1.遊戲準備
(1)每位玩家各分發7張小貓卡,各玩家將所拿取的小貓卡沿著摺線摺成立體形狀(ㄇ字型),若有多出的小貓卡則將其移除遊戲。將所有小貓標記黃色面朝上,與胖胖貓卡置於桌面旁邊備用
(2)從多出的小貓卡中拿取1張小貓卡,以正放方式(ㄇ字型)置於桌面中央(4位玩家進行時無須放置),形成起始貓塔
(3)由年紀最輕的玩家擔任起始玩家
2.遊戲進行
從起始玩家開始,依順時針方向,各玩家輪流依序進行。玩家在進行自家行動回合時,首先進行擲骰,並根據擲骰所示結果執行其對應行動
有關骰子各面種類及執行行動內容如下:
種類 |
執行行動內容 |
一隻貓(×2) |
以正放方式(ㄇ字型)在貓塔上堆疊1張自家小貓卡 |
兩隻貓 |
在貓塔上交叉堆疊(即直放ㄇ字型與橫放ㄇ字型交錯)2張自家小貓卡 |
貓爪 |
將自家的1張小貓卡拿給任一其他玩家,並指派其幫他在貓塔上堆疊此張小貓卡 |
鹹魚乾 |
以倒放方式(ㄩ字型)在貓塔上堆疊1張自家小貓卡 |
胖胖貓 |
在貓塔上以平放方式堆疊1張胖胖貓卡(從公區拿取),且在胖胖貓卡上方擺放1個小貓標記(從公區拿取),將標記翻面後執行其效能 |
貓塔掉落時的相關規定:
(1)若玩家在堆疊貓卡時出現貓塔掉落情況,該玩家須從跌落的小貓卡中取回2張,以作為懲罰
(2)若貓塔掉落時出現標記掉落情況,該玩家須從跌落的小貓卡中額外多取回1張,以作為懲罰
(3)玩家在接受懲罰取回小貓卡時,若無足夠數量小貓卡可回收,僅拿取可回收的數量即可,之後亦無須進行補足
(4)玩家在取回掉落的小貓卡後,若仍有剩下掉落的小貓卡,無須清空。接著,由下一位玩家繼續進行其行動回合
3.遊戲結束
遊戲持續進行至當有玩家將自家的小貓卡全部堆疊完成時即告結束,該玩家亦成為遊戲贏家。遊戲亦可採積分制進行,即所有玩家先共同訂定一目標場次,各場次遊戲結束時,仍擁有小貓卡的玩家,每張扣減1分,並將分數記錄在紙上。在規定目標場次結束後,玩家們分別加總自家所獲得的扣減分數,扣減分數最少的玩家,即為遊戲贏家
4.變體規則(搶魚乾)
(1)每位玩家分發7張小貓卡,將小貓骰置於桌面中央
(2)由年紀最輕的玩家喊「開始」後,所有玩家同時進行,想辦法讓自家的小貓卡迅速堆疊成一貓塔
(3)最先將自家貓塔堆疊完成的玩家,可拿取小貓骰,「鹹魚乾」面朝上,置於自家貓塔的最上方位置
(4)若玩家疊放骰子失敗,其他玩家可搶奪骰子,以完成自家貓塔,由最先完成貓塔堆疊(7張小貓卡加1個「鹹魚乾」朝上的小貓骰)的玩家贏得遊戲勝利
遊戲主題與機制
疊疊貓(Cat Tower)遊戲訓練玩家們的觀察辨識力、肢體表達力及應變取捨力,屬於自然類的桌上遊戲。遊戲中所運用的機制包括「擲骰」等,相當適合在家庭及朋友聚會場合中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