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片轉載自KIDDY KIDDO網站)
「棒打老虎雞吃蟲(Tiger Wreck Chicken Eating Insects)」遊戲為2016年由臺灣綺迪樂有限公司所設計發行的親子遊戲,遊戲過程簡單有趣。「棒打老虎雞吃蟲」為一懷舊趣味遊戲,主要是由兩個人手持筷子或筆互相敲打,並同時唸出「棒打老虎雞吃蟲」,唸完後雙方同時喊出「棒子」、「老虎」、「雞」、「蟲」其中一個,並根據雙方喊出的結果判定勝負。本遊戲採用卡牌方式進行,並增加多人進行與連續對決玩法,考驗玩家們的機運及邏輯思考能力,可說是最佳的益智休閒遊戲代表。
遊戲內容物
起始卡(4張,白邊,包括棒子、老虎、雞、蟲各1張)
後續卡(48張,包括紅邊、黃邊、藍邊、綠邊計4種,每種包括棒子、老虎、雞、蟲各3張)
種類 |
可贏種類 |
須輸種類 |
可接續種類 |
棒子 |
老虎 |
蟲 |
雞、蟲 |
老虎 |
雞 |
棒子 |
蟲、棒子 |
雞 |
蟲 |
老虎 |
棒子、老虎 |
蟲 |
棒子 |
雞 |
老虎、雞 |
遊戲人數
2~4人
遊戲玩法
1.遊戲準備
將4張起始卡取出,每位玩家分別抽取1張,若有多出的卡牌,則將其移除遊戲
玩家們各選一代表色,並拿取對應顏色的1組(12張)後續卡,若有多出的卡牌,則將其移除遊戲
2.遊戲進行
各玩家分別將起始卡正面朝上,直立置於桌面中央,與相鄰玩家的起始卡呈現角與角的垂直相接。所有後續卡則形成手牌堆,並根據自家起始卡下方的接續規定,從手牌堆中挑選3張卡牌,依接續規則正面朝下於自家起始卡的後方排成一直列
接著,所有玩家將自家起始卡下方的3張後續卡翻至正面。依每張卡的位置,與逆時針方向的玩家進行各列卡牌比較(即第1張V.S.第1張,第2張V.S.第2張,第3張V.S.第3張)
每列卡牌對決時,各玩家首先跟右邊第1位玩家進行對決;若無法獲勝,則再跟右邊第2位玩家進行對決;若仍無法獲勝,則再跟右邊第3位玩家進行對決
玩家在跟其他玩家進行各列卡牌比較時,只要獲勝,便無須再跟下一位玩家進行卡牌比較。獲勝玩家將落敗玩家的卡牌取走,置於其面前桌上
當所有玩家將3列卡牌比較完畢後,各玩家將未被其他玩家取走的自家卡牌收回,置於其手牌堆中
之後,各玩家再從手牌堆中挑選3張卡牌,依接續規則正面朝下於自家起始卡的後方排成一直列,進行次一輪的三列卡牌對決
3.遊戲結束
遊戲持續進行至當有玩家的手牌耗盡時即告結束,玩家們根據其取得的其他玩家卡牌數量進行比較,數量最高者即為遊戲贏家
4.變體規則(簡易版)
玩家們各選一代表色,並拿取對應顏色的1組(12張)後續卡置於手中
各回合進行時,所有玩家同時喊出「棒打老虎雞吃蟲」,並從手牌堆挑選1張卡牌,正面朝上置於其面前桌上
每次對決時,各玩家首先跟右邊第1位玩家進行對決;若無法獲勝,則再跟右邊第2位玩家進行對決;若仍無法獲勝,則再跟右邊第3位玩家進行對決
玩家在跟其他玩家進行卡牌比較時,只要獲勝,便無須再跟下一位玩家進行卡牌比較。獲勝玩家將落敗玩家的卡牌取走,置於其面前桌上。未被其他玩家取走的自家卡牌,則收回置於其手牌堆中
遊戲持續進行至當有玩家的手牌耗盡時即告結束,玩家們根據其取得的其他玩家卡牌數量進行比較,數量最高者即為遊戲贏家
5.對決範例
四位玩家進行,從A玩家的所在位置算起,B玩家在A玩家的右邊,C玩家在B玩家的右邊,D玩家在C玩家的右邊,A玩家在D玩家的右邊
A玩家打出「雞」,B玩家打出「蟲」,C玩家打出「老虎」,D玩家打出「棒子」。A玩家首先跟B玩家進行比較,A勝B(雞吃蟲);B玩家首先跟C玩家進行比較,無法判定(蟲無法吃老虎);B玩家再跟D玩家進行比較,B勝D(蟲吃棒子)。C玩家首先跟D玩家進行比較,無法判定(老虎無法吃棒子);C玩家再跟A玩家進行比較,C勝A(老虎吃雞)。D玩家首先跟A玩家進行比較,無法判定(棒子無法打雞);D玩家再跟B玩家進行比較,無法判定(棒子無法打蟲);D玩家再跟C玩家進行比較,D勝C(棒打老虎)
此次對決結果,A玩家將B玩家的卡牌取走,置於其面前桌上。B玩家將D玩家的卡牌取走,置於其面前桌上。C玩家將A玩家的卡牌取走,置於其面前桌上。D玩家將C玩家的卡牌取走,置於其面前桌上
遊戲主題與機制
棒打老虎雞吃蟲(Tiger Wreck Chicken Eating Insects)遊戲訓練玩家們的觀察辨識力及推理判斷力,屬於自然類的桌上遊戲。遊戲中所運用的機制包括「圖案識別」及「同時行動選擇」等,相當適合在家庭場合中供親子間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