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片轉載自BGG網站)
「異中求同(Eye to Eye)」遊戲為2005年由Aaron Weissblum所設計的派對遊戲,遊戲過程歡樂趣味。遊戲進行時,玩家們輪流抽出一張題目卡,並大聲唸出題目內容。在所有玩家皆未動用否決卡提出異議後,便須在規定時間內,根據題目卡的內容用鉛筆在白紙上寫出3項最符合題目所描述的事物名稱。時間結束後,所有玩家將所寫的答案進行核對。若玩家所寫的項目為自家獨有或出現空白,則每出現一項即須拿取1個分數木塊。遊戲在有玩家取得15個分數木塊或公區內的55個分數木塊皆被取走時即告結束,玩家們分別計算所獲得的分數木塊,數量最少者即為遊戲贏家。
遊戲內容物
題目卡(200張,每張各有藍底及橘底2個題目)
否決卡(6張)
玩家版塊(6個)
分數木塊(55個)
起始代表物(1個)
沙漏(1個)
鉛筆(6隻)
白紙(1疊)
遊戲人數
3~6人,以6人最理想
遊戲玩法
1.將所有題目卡正面朝下洗勻,形成牌堆置於桌面中央。玩家們各拿取一張否決卡、一個玩家版塊、一隻鉛筆及一小疊白紙,將起始代表物、分數木塊及沙漏置於桌面中央備用,若有多出的配件則將其移除遊戲
2.任選一玩家擔任起始玩家,將起始代表物置於自家面前。並從起始玩家開始,依順時針方向,各玩家輪流依序進行。進行玩家從卡牌堆最上方抽取一張題目卡,並大聲唸出題目內容。若有玩家對此題目內容不滿意,可將否決卡打出進行否決。此時,出題玩家須將原題目卡丟至旁邊棄牌區,再從卡牌堆最上方抽取另一張題目卡。否決卡打出後不能收回,每位玩家只有一次提出否決的機會
3.在所有玩家皆未動用否決卡提出異議後,便開始將沙漏倒立計時。此時,所有玩家須在規定時間內,根據題目卡的內容用鉛筆在白紙上寫出3項(不能多也不能少)最符合題目所描述的事物名稱。如題目為:「有殼的事物」,玩家可寫出「蝸牛」、「烏龜」、「蚌」、「螺」、「花生」、「瓜子」等答案
4.時間結束後,所有玩家將所寫的答案進行核對。即從出題玩家開始,一一唸出自家所寫出的3項事物名稱。若答案有2位玩家以上所共有,即可用筆將其刪除。但若玩家所寫的項目為自家獨有或出現空白,則每出現一項即須拿取1個分數木塊(即玩家每回合最多將可能拿取3個分數木塊)。玩家將拿回的分數木塊以金字塔方式(即由底層至頂層分別為5、4、3、2、1個分數木塊)堆疊在自家版塊上
5.遊戲在有玩家取得15個分數木塊或公區內的55個分數木塊皆被取走時即告結束,玩家們分別計算所獲得的分數木塊,數量最少者即為遊戲贏家
遊戲主題與機制
異中求同(Eye to Eye)遊戲訓練玩家們的專注力、反應力及表達力,屬於語文類的桌上遊戲。遊戲中所運用的機制包括「紙和筆」等,相當適合在聯誼及派對場合中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