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圖片轉載自BGG網站)
「砰!(Bang!)」遊戲為2002年由Emiliano Sciarra所設計的派對遊戲,並獲得最佳義大利遊戲及最佳原創紙牌遊戲等獎項。遊戲中,玩家們須分別扮演警長、副警長、歹徒和叛徒等角色,各為自身的目標而奮戰。副警長要隱藏身份暗中幫助警長擊殺歹徒,而歹徒要在警長及副警長未發覺時殺掉他們。至於叛徒,除隱藏身份外,還要假份為副警長或歹徒,製造雙方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再個個擊破。玩家們在遊戲過程中根據對方的行動來猜測其身份,並採取適度行動因應,鎖定目標攻擊,才能贏得勝利。
遊戲內容物(110張紙牌)
身份卡(橘邊7張,警長1張,副警長2張,歹徒3張,叛徒1張)
角色卡(棕邊16張)
角色人物 |
體力 (血量值) |
特殊能力 |
Rose Doolan |
4 |
與其他玩家的距離減1 |
Black Jack |
4 |
每回合摸兩張牌時,第二張須翻開,若為紅色,可再摸一張 |
Vulture Sam |
4 |
當有玩家陣亡時,可取走他的手牌及裝備卡,成為自家手牌 |
Sid Ketchum |
4 |
任何時點可丟棄兩張手牌,增添1格血量 |
Kit Carlson |
4 |
每回合摸牌時可抽3張,從中選取2張,並將另1張放回牌堆上方 |
Jourdonnais |
4 |
當被攻擊時可用翻牌判定,若為紅心,表示躲避成功。若躲避失敗,須扣減1格血量 |
Willy the Kid |
4 |
可以使用任意張數的Bang!攻擊 |
Bart Cassidy |
4 |
每次扣減1格血量時可從牌堆上摸一張牌 |
Slab the Killer |
4 |
在用Bang!攻擊時,其他玩家必須使用兩張Missed!才能閃避 |
Paul Regret |
3 |
與其他玩家的距離加1 |
El Gringo |
3 |
每次扣減1格血量時可抽一張攻擊玩家的手牌 |
Calamity Janet |
4 |
可將Bang!當Missed!,Missed!當Bang! |
Lucky Duke |
4 |
判定時可翻取兩張卡,選擇其中一張作為摸牌結果 |
Pedro Ramirez |
4 |
摸牌時第一張手牌,可改由拿取棄牌堆最上方的牌取代 |
Jesse Jones |
4 |
摸牌時第一張手牌,可改由抽取任何玩家的手牌取代 |
Suzy Lafayette |
4 |
若無手牌時,可馬上從牌堆上摸一張 |
動作卡(黃邊63張)
名稱 |
張數 |
能力 |
Bang!(攻擊) |
25 |
用此卡可開槍攻擊距離範圍內的玩家,若無被閃避則該玩家須扣減1格血量 |
Missed!(射失) |
12 |
非自身回合時,被攻擊時可用此卡閃避攻擊 |
Beer(啤酒) |
6 |
使用此卡可增添自家或他家1格血量,但不能超過血量上限,可在自身或非自身回合使用 |
Cat Balou(竊賊) |
4 |
可任選一玩家,將其手牌抽選一張或已放置裝備卡挑選一張丟棄 |
Gatling(機關槍) |
1 |
所有玩家皆被攻擊,若無被閃避則該玩家須扣減1格血量 |
Saloon(酒吧) |
1 |
所有玩家都增添1格血量 |
Stagecoach(馬車) |
2 |
可從牌堆處摸2張牌 |
Wells fargo(開拓車) |
1 |
可從牌堆處摸3張牌 |
Panic!(驚慌) |
4 |
可任選一距離1 的玩家,將其手牌抽選一張或已放置裝備卡挑選成為自家手牌 |
General store(百貨店) |
2 |
從牌堆處翻出同玩家數量張數的牌,依順時針方向,每位玩家挑選1張成為手牌 |
Duel(決鬥) |
3 |
指定任何一位玩家與自家決鬥!雙方輪流出Bang!,直到對方無法出牌,並須扣減1格血量 |
Indians!(印地安) |
2 |
指定所有玩家輪流出Bang!,無法出牌的玩家須扣減1格血量 |
裝備卡(藍邊17張,判定卡6張,馬匹卡3張,武器卡8張)
名稱 |
類型 |
張數 |
能力 |
Jail(監獄) |
判定 |
3 |
放置他家面前,待他家進行其回合時須先翻牌判定,若為紅心,表示越獄成功。若越獄失敗,則暫停此回合 |
Dinamite(炸藥) |
判定 |
1 |
放置自家面前,待下輪進行自身回合時可用翻牌判定,若為黑桃2~9,表示爆炸,須扣減3格血量。若未爆炸,則將此卡交給左邊玩家。若某一位玩家同時擁有炸藥及監獄,則先進行炸藥判定 |
Barile(酒桶) |
判定 |
2 |
放置自家面前,當被攻擊時可用翻牌判定,若為紅心,表示躲避成功。若躲避失敗,須扣減1格血量 |
Appaloosa(阿帕盧薩馬) |
馬匹 |
1 |
與其他玩家的距離減1 |
Mustang(野馬) |
馬匹 |
2 |
與其他玩家的距離加1 |
Volcanic(霰彈槍) |
武器 |
2 |
可出任意張的Bang!來攻擊距離為1的玩家 |
Schofield (斯科菲爾德式左輪槍) |
武器 |
3 |
可攻擊距離為2以下的玩家 |
Remington (雷明頓式左輪槍) |
武器 |
1 |
可攻擊距離為3以下的玩家 |
Rev.carabine (轉輪式卡賓槍) |
武器 |
1 |
可攻擊距離為4以下的玩家 |
Winchester (溫徹斯特式步槍) |
武器 |
1 |
可攻擊距離為5以下的玩家 |
遊戲輔助卡(7張)
遊戲人數
4~7人,以7人最理想
遊戲玩法
1.決定身份
根據下表,抽取等同玩家人數的身份牌
遊戲人數 |
警長 |
副警長 |
歹徒 |
叛徒 |
4 |
1 |
0 |
2 |
1 |
5 |
1 |
1 |
2 |
1 |
6 |
1 |
1 |
3 |
1 |
7 |
1 |
2 |
3 |
1 |
將身份卡正面朝下洗淨後,分發給各玩家。玩家看過後,除持有「警長」的玩家須亮出給其他玩家知道外,其他玩家無須亮出給其他玩家知道
各身份勝利條件:
警長:消滅所有的歹徒和叛徒
副警長:不惜一切保護警長,勝利條件與警長相同
歹徒:殺死警長
叛徒:除掉除自己外所有的人,成為最後的生還者
2.挑選角色
將16張角色卡洗勻後,每位玩家抽取一張,並公開宣佈自身的角色及其能力。任何玩家在遊戲進行中符合條件下,可執行角色卡中的特殊能力
3.分發體力
各玩家根據所選角色卡右上方的血量數,各取一張剩餘角色人物將其翻面橫置,並用角色卡覆蓋,抽到警長玩家的血量值為角色卡的血量數加一。橫置卡圖案上的子彈數即為代表人物的血量值,當角色人物的血量扣減時,須移動角色卡,將橫置卡顯示的子彈數作等量扣減
4.分發起手牌
將80張遊戲卡(包括動作卡及裝備卡)正面朝下洗淨後,分發給每位玩家等同其血量上限值的張數(如血量上限值為4,即取得4張手牌)。其餘遊戲牌則正面朝下置於桌子中央,作為牌堆。進行遊戲時,由警長開始,以順時針方式,輪流進行每位玩家的回合
5.遊戲進行
每位玩家的回合分為四個階段
(1)判定階段:若該玩家面前有判定卡,須翻開牌堆頂的1張卡,透過此卡的花色及點數決定判定結果,判定後卡須丟棄
(2)摸牌階段:從牌堆頂摸2張牌
(3)出牌階段:可出0至任意張牌,防禦自己或攻擊他人,動作卡須立即丟棄,裝備卡可置於玩家面前
A.僅限使用一次「Bang!」
B.裝備區內不得有兩張同名的牌
C.裝備區內僅能放置1張武器牌
(4)棄牌階段:出牌後,手牌數須等於當前血量值,若超出,則須棄置
6.角色死亡
當玩家所挑選角色的血量降至0以下時,即進入瀕死狀態。除非自己或他人在此使用「Beer」來挽救,否則該角色即宣佈死亡。角色死亡後,持有該角色的玩家須將所有牌棄置,並亮出身份卡
(1)任何玩家(包括其他歹徒)殺死歹徒,可立即摸牌3張
(2)若警長殺死副警長,警長須立即棄置手牌和已裝備的牌
7.遊戲結束
(1)警長死亡
A.若僅剩叛徒存活,叛徒獲勝
B.除A外其它情況,歹徒獲勝
(2)所有歹徒及叛徒死亡:警長和副警長(不論死活)獲勝
8.攻擊範圍及距離
任何玩家的攻擊範圍在遊戲開始為1,使用裝備武器後,角色的攻擊範圍等於武器的攻擊範圍。玩家的距離以最短路徑計算,若某名角色死亡後,即不占據一格距離的位置
9.互動回應
每位玩家的回合開始進行時所使用(須等待回應)或打出(僅聲明)的牌,即產生一事件。依順時針方向,其他玩家依序選擇是否進行互動回應,當所有玩家做出選擇後,即可依序判定結果,決定產生事件的牌是否生效
遊戲主題與機制
砰!(Bang!)遊戲以美國西部牛仔槍戰為背景,屬於社會類的桌上遊戲。遊戲中所運用的機制包括「手上物件管理」、「陣營」及「不同玩家能力」等,算是策略運用的派對遊戲。